很多次想写点关于母亲的内容,但构思良久,感觉很难用什么事,什么语言来表达清楚母亲的存在。是勤劳?包容?付出……这些词都不足以诠释母亲这一角色,怕把母亲的形象给禁锢。但不管怎样,说起家,总是少不了母亲的。
周末,姐姐在朋友圈晒美食,点开一看,这不就是从小吃到大的豆花嘛,有啥可晒的,心里这么想,也这么评论了一句。姐姐回复道,你肯定是不会做的。是呀,虽然从小吃到大,但确实不会做,豆子泡发、碾碎、过滤、点浆……步骤繁琐不说,还得注意火候、石膏的用量,吃惯现成的,自己动手却是一次也没有。现在逢年过节回家,总要提前告诉母亲,豆花、包谷饭、凉粉……,每一样都有繁琐的工序,每一样都得提前准备,但只要我们到家,总能吃上心仪的热腾腾的饭菜。临走之时还不忘拿上母亲腌的酸菜、腊肉。常年在外,想念的正是这口母亲做的饭菜。这时的母亲是那一口甜甜的豆花,是家的味道。
前几年,哥哥家生了小孩,哥哥嫂嫂都要上班,带孩子就成了个问题,到处找阿姨。母亲听说后,义无反顾地去到了哥哥家。但是只要哥哥嫂子放假,不管是三天,还是两天,母亲都要回家一趟,虽然每次都晕车,但是还是一有时间就回家。玉米黄了、小麦该播种了,红薯该挖了……都是她回家的理由,我们都说她精神好,这么来回奔波着。其实她一直很害怕坐车,后面说看到车就想晕。她不是精神好,是想为儿女减轻压力,能让哥哥嫂子安心上班,是想在孙女上学之后,自己回家自给自足,为儿女减轻负担。来来去去两三年,但是每次回家,丝毫看不出家里有什么变化,还是那么井井有条,还是那么富足。城市的华丽,生活的便捷,都诱惑不了朴质的母亲,每当看到炊烟缭绕的屋顶,才知道是母亲守护住了那份踏实与安宁。这时的母亲是家的守护者,是心灵的归处。
刚工作时。母亲总是不分时候的打来电话,上班期间,午休时候,打来我总是先问一句:“给是有啥子事”,听到无事后又庆幸又无奈。好好地午休一个电话打断再难入睡;上班时候接到,说是在上班也难免唠唠叨叨地说上一阵。慢慢地,从无奈到有些厌烦。于是对她讲,“以后不要这么频繁打电话了,有时候我在开会,有时候在午休,有什么事我会给你们打电话的。”说完,母亲讪讪地挂了电话。后来,电话少了,偶尔打来也会小心翼翼地问是不是在上班,是不是在睡觉。昨天早上我还在洗漱,母亲又打来电话,说是昨晚梦到我住院了,问我最近身体好不好,听完,心里惭愧不已。由于各种原因,已经快一个月没有打电话回家了,现在还要年迈的母亲来关心正值青年的我。其实,母亲虽伟大却也脆弱,唯有知道自己的子女平安才是她们最大的安全感,母亲的唠唠叨叨,只是想了解儿女们的动态,知道儿女们的状况,母亲求的是报一声平安。这时的母亲是那无声的关怀,是家的温暖。
一直以来,母亲不像父亲那么有主见,不像儿女们那么有见识,女儿们读书、工作好像也没发表过什么意见。就是这么一个平平凡凡、安安静静的存在,默默地操持着家务,默默地踩着她的缝纫机,默默地为儿女们装上出门的行囊。但在我们心中,母亲就是伟大,就是温暖,就是家。(项银香)